近日,我校运动场在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后,终于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学校各方和施工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它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也为师生们提供了更优质的运动环境。
运动场建设项目的启动,本应是学校发展的一件重大喜事,然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周边地址条件复杂,场地平整和布局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动场在原址基础上修建,地形为山地地形,起伏较大。要将这样一块不规则的土地改造成标准化的运动场,需要大量的土方工程。学校周边有居民区和教学楼,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扬尘等问题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学校的教学秩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领导和设计施工团队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召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在设计方案上,反复推敲、不断优化,既要考虑运动场的功能需求,又要兼顾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利益。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了一个既满足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方案。
在施工阶段,恶劣的天气条件成为了建设团队面临的最大考验。夏季,高温酷暑如影随形,烈日高悬,施工现场仿佛被放入了一个巨大的烤箱。气温常常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地面温度更是高达五六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人员们依然坚守岗位,为了防止中暑,他们不得不调整作息时间,早上五点就来到工地开始工作,上午等到下午四点太阳西斜后再继续作业。即便如此,酷热依然让人难以忍受。我校领导慰问现场工人,并配备了大量的防暑降温用品,如藿香正气水、矿泉水等。而冬季,寒风凛冽,气温骤降,给施工带来了另一番挑战。低温使得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凝固时间延长,同时,寒冷的天气也让施工人员的手脚变得僵硬,操作起来十分不便。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团队采取了多种保暖措施,但即便如此,施工难度依然大幅增加。
除了天气因素,地质条件也给运动场的基础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经过专业地质勘探发现,运动场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校邀请了多位地质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多次论证,尽管建设过程困难重重,但学校始终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从材料选用到施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材料选用方面,学校和建设团队组对市场上的各类材料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筛选。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足球场的草坪选用了优质的人工草皮,其草丝的密度、高度和弹性都经过了精心设计,能够模拟天然草坪的触感和运动性能。为了确保草坪的质量,建设团队在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对草坪的拼接、固定等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体系。除了专业的监理人员全程跟踪检查外,总务处全体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如今,崭新的运动场正式投入使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校园之中。标准化的400米塑胶跑道色彩鲜艳、弹性十足,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舒适的运动体验;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吸引着足球健儿们尽情驰骋;设施齐全的篮球场和排球场,成为了学生们课余时间切磋球技、增进友谊的乐园。运动场的建成,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运动环境,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计划依托这一优质设施,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如校园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比赛等,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运动场的投入使用也将提升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学校可以承办各类大型体育比赛和活动,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运动场的顺利竣工,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我校师生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运动场将成为师生们追逐梦想、绽放青春的舞台,为学校的体育事业和教育发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图片:冀雅茜;文字:冀雅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