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红娟,中共党员,正高级讲师,现任人文基础系思政教研室主任。
她,用心坚守事业、用情打造课堂、用爱培育学生,为学校改革发展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师德、彰显责任与担当。
甘于奉献,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从事党建工作、教学工作或辅导员工作,都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到极致,为此,她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尤其对自己负责的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转评“文明校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思政教研室等工作,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总是克服困难,连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采取月度报表方式,确保支部工作有序开展,得到省厅机关党委的好评。为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牵头组织并参加党员示范课活动,从预赛到决赛,为期一个月的党员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引领作用。在思政课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勇敢地担当起思政课教学及思政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带头上好思政示范课,并力争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努力和贡献。
教书育人,用情打造每一堂课。她始终保持严谨工作态度,为上好每一堂课,从设计教学方案到制作课件至少要花上三、四个小时,无论多么熟悉的授课内容,她都会重新备课,这已成为她的工作习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每一堂课上绽放异彩。她的课堂有时是一场小型辩论会,有时是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有时是一场即兴演讲,有时是一场才艺展示,有时是一次奇思妙想手工制作。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迸发出师生间智慧的火花。
一次语文课,学生们振振有词的激烈辩论使得正反两方都不甘示弱,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说:老师,我们课间能不能不休息,看着学生们认真模样,缪老师微笑着点头同意。那天缪老师正发着高烧,课间不休息就意味要连续站上90分钟。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学生,并且不给学生留下丝毫身体不适的感觉。正是这番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持,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喜爱。
上学期教授《儿童文学》课程,她把讲授与学生讨论融为一体,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嵌入内化环节,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尝试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从如何教到如何学、从任务布置到课堂管理及效果评价一系列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立德树人,用爱培育每一个学生。2019年秋,她担任了我院第一届大专班辅导员工作,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她精心探索并尝试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为己任,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陪伴学生。
学生们刚刚入学时,遇到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军训,严格的训练考量着学生们的勇气和毅力,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缪老师总是借学生军训休息的间隙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实例鼓励和教育学生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树立克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的勇气和信心。看着学生们的精神头一天比一天足,她心里特别欣慰。军训汇报那天,班级学生精神抖擞,以整齐而熟练的动作完成了一套彰显阳刚之气的军体拳,赢得在场的阵阵掌声,当之无愧地荣获了“优秀学兵连”的称号,其中6名学生获得“优秀学兵”称号,4个寝室获得“优秀学兵寝室”称号。
军训期间,她组织两个班学生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练唱红歌,深秋时节的晚间,天气有了寒意,可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练唱丝毫感觉不到寒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歌咏比赛现场,她的两个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赢得第一名。学生们用他们的辛劳和汗水再次证明这是一个具有集体荣誉感的班集体。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她有计划地为学生讲党课,在她的教育引导下,一批思想上要求进步的学生脱颖而出。两个班共25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活动育人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大亮点。班级活动在她的指导下,总是有计划、有方案,并由班委们分别组织和开展,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令她欣喜的是,学生们成功举办了我院第一届大学生辩论会,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智慧和才华。更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在我院第一届运动会精神文明评比中,两个班双双获得“精神文明队”称号。班级每次组织活动,她总是迫不及待在第一时间撰写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报道学生们在校的文明风采和精神风貌,以弘扬正能量、扩大影响力。两年来,班级共组织开展活动32次,其中,有10篇宣传报道被教育厅网站采用。
目前,两个班即将毕业,在校期间的各项活动、各项考核始终位居前列。特别是教室卫生、班级文化、班风建设一直呈现良好态势,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学生,其中1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8名次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1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9名学生获得校级“五好学生”称号,9名学生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5名学生成为了发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