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中心

0554-5693208

0554-5693225

培训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能培训 > 培训文件

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1-11     供稿:​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审核:蔡环     信息来源: 产教融合中心     阅读次数: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20〕100 号)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20]26号)、《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意见》(淮府[2020]22号)文件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确保防疫安全情况下,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线上或线上职业培训的,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线上培训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企业返岗、待岗、转岗、新上岗职工及延迟复工人员等各类劳动者通过网络参加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帮助企业稳经营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是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供给

1、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将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的补贴标准提高到不低于人均1000元,培训对象扩大到与企业签订劳动关系或构成事实劳动关系且入职不超过12个月的所有员工。将职工转岗转业培训的实施主体从重点企业(困难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补贴标准不变。

2、拓宽渠道 加大供给。支持企业利用国家免费开放以及企业内部的线上资源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鼓励大企业、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向各类企业免费开放线上培训资源。企业与职业培训机构要根据职业(工种)的培训标准和学时要求,制定线上培训实施方案,通过自有网站和第三方培训平台等途径,搭建线上培训课堂,增加优质培训资源供给,帮助各类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要根据不同职业(工种)的特点,大力开发网络课程,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辅导答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线上教学活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培训标准不变、教学质量不降、学员收获不减。线上培训时长视为技术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计入所培训的工种(项目)总课时,由企业提供参训职工注册信息和累计课时的载截图证明,达到相应课时即为理论模块考核合格;线上课程设有在线结业考核环节的,应提供参训职工注册信息和考核合格的截图证明,同时结合疫情结束后的线下实训情况,按规定兑现培训补贴。享受培训补贴政策的班期以企业在“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申请开班时间为准。

三、广泛开展线上培训宣传动员

各县(区)人社部门要及时回应企业和劳动者关切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培训政策。加强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的政策宣传,通过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载体,宣传推广线上培训相关政策,推送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相关链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政策知晓度。鼓励在疫情期间投放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公益性广告。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依托“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网上学习平台”(www.tech-skills.org.cn)、“ 技 能 强 国 -全 国 产 业 工 人 技 能 学 习 平 台 ” ( PC 端 :skills.kjcxchina.com,移动端:skills.kjcxchina.com/m)、“学习强国”技能频道、“中国职业培训在线”(px.class.com.cn)等国家级平台组织开展线上培训。

四、加强线上培训监督管理

各县(区)人社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强化监督管理,明确职责。要做好线上培训组织实施和监管工作,强化培训方案和资金拨付的审核把关,采取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各类培训主体严格落实培训要求,保障培训参与度和培训效果。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对各类督查、检查中发现或个人、单位举报,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贴等情况的企业和培训机构暂停培训项目、追缴已发放资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各类培训主体要严格落实培训申请、承诺制等申领程序,强化培训实名制登记管理,妥善保管培训管理等台账资料,实现培训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 年 2 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