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基础系

0554-5693208

0554-5693225

部门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让文化基因“燃”起来 学生马列学习小组“穿越”六尺巷

发布时间:2024-12-30       供稿:高玉 审核: 信息来源: 思政教研室       阅读次数:

12月22日,我校学生马列学习小组成员胡妍、储乐远等八位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穿越”到了桐城市六尺巷,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与“友善”精神,感悟到了“礼让”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41230094536.jpg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城西路,是一条充满历史底蕴的小巷。这里曾是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边界纠纷而引发的故事发生地。张英在面对纠纷时,以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作回应家人,最终张家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从而成就了这条六尺宽的巷子。这一故事成为中华民族“德义”与“礼让”精神的生动诠释。

同学们在六尺巷的实地探访中,不仅听取了导游的详细讲解,还亲自感受了这条小巷的宁静与和谐。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地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与“礼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学校。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文字的形式将这次学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230094543.jpg

郭和亮同学写到:“在六尺巷,我感受到了古人那种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礼让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争执和冲突。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黄雨晴同学则感慨道:“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德义’与‘礼让’的真正内涵。这些精神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这些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此次马列主义小组的实践学习之旅不仅让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热情和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将这些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字:魏琛琛,夏明明;图片: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