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提升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学生识骗防诈能 力和法律意识,常态化推进“无诈学校”建设,切实维护师生合 法权益和财产安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做好学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 是贯彻党中央决策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政治责任,是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师生 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一环。各校党组织书记、校 长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学校各职能 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工作职责,每月研判形势,统筹部署调度。 要建立校领导和院系领导班子包保联系机制,校领导班子分片包 保各院系,院系领导班子分片包保班级,明确包保职责,强化暗 访督导,逐级压实管理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所属中职 学校督促指导,确保反诈防骗责任和举措落实到位。
二、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各校要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反 诈宣传教育周”,结合开学第一课、学生军训等开展入学宣传教 育。要聚焦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服务、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网络婚恋交友等师生被骗较多的案件类型,将反诈宣传教育纳入 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常态化进行教育提醒。要聚焦涉“两卡” “引流”“洗钱”等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结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宣传,通过讲解买卖“两卡”、转 账洗钱、网络黑灰产、非法偷渡等典型案例,揭露引流推广、虚 假境外高薪招聘骗局,有效增强师生防骗意识和法律意识。要多 形式组织开展法治副校长、反诈民警进校园等活动,切实提升宣 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加强警校协同联动。各校要积极对接属地公安机关反诈 部门,每季度最后一周安排专人赴公安机关联络对接,详细了解 本校师生被骗、被采取强制措施、被惩戒等情况,核对掌握相关 数据信息,加强案件分析和结果运用,强化形势研判,细化具体 措施,做好重点调度。要突出师生涉诈案件处置全过程参与,对 师生被骗金额要逐人统计,建立台账,依托高校为民警务站,协 调相关警种加大案件侦破力度,最大程度挽回师生损失。各高等 学校、省属中专学校师生被骗金额及挽回损失情况每年6月30 日、12月31日前报送省教育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属地 公安机关,定期汇总所属中职学校师生涉诈情况,加强分析研判, 强化统筹调度。
四、动态开展隐患摸排。各校要按照“校不漏院(系)、院 (系)不漏班、班不漏人”要求,常态化组织辅导员(班主任)、 —2— 学生党员、班干部、学生安全员、寝室长等开展全方位校园涉诈 线索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置校内学生涉诈隐患。要结合校园周边 环境综合整治,畅通举报渠道,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对校园 周边利用、蛊惑师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人员进行举 报,对校园及周边非法组织收购“两卡”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 依法依规处置。要加强家庭困难学生、实习学生、毕业班学生等 关爱帮扶,加密反诈防骗宣传教育频次,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 跟进了解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制止。 五、加大惩戒督导力度。各校要将学生、教职员工涉诈犯罪 行为列入校规校纪,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作为评优评先、 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入党政审、选调生资格审查、参选学生干 部、各类奖学金及助学金申报等重要参考。要健全完善督导考评 机制,定期开展自查督查。将师生涉诈情况纳入院系、班级、辅 导员(班主任)的重要考评内容。省教育厅将各校反诈防骗工作 纳入高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每季度通报各校师生涉诈情况,对 综合涉诈指数位于全省高校前十的学校,严格挂牌督办,并适时 约谈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